
办公空间在不同层面都有不同的功用,包括办公实践、企业文化、品牌深耕、人才吸引等等。
当行政面对一个全新的办公室搬迁或改造项目时,应该从哪些层面去思考和执行,便于内外沟通时候更游刃有余?
我们请来全球知名的办公空间专业顾问穆氏M Moser Associates,以具体的项目执行和展示来层层剖析解构。
全世界行政小伙伴分两种:亲历过办公室改造/搬家/新建项目的,和没有亲历过的。
相信所有参加过新办公室项目的行政er都会承认:这是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和浓墨重彩的经验之一,执行难度之大、考虑范围之周全,胜过大部分任务。
毕竟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意识到:办公空间不仅是一笔投资,更是一笔资产,办公室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员工体验。
因而一个成功的办公空间项目必须深入企业的毛细血管,了解、协调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需求,这无疑指数级地增加了行政部门的工作难度,但同时这也不失为一个展现行政能力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利用好这个机会?相信很多行政小伙伴对于“如何打造高效的办公室”是懵的。不要紧,让我们分成五个步骤,一步步来。
摆正角色和心态
需要意识到,在一个办公室项目中,行政部门不单单是执行者和协调者,更应当具备更高的视野去理解办公空间的意义和价值。
曾经为谷歌、微软、领英等一众公司设计过先锋办公空间的全球顶尖设计专家穆氏M Moser Associates告诉《知行晓政》:“企业办公空间的打造绝不只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员协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这中间,行政、企业设施管理、不动产管理自然是冲在前面,而企业管理、业务运营和人力资源决策等多个部门亦逐渐加入到塑造办公室的讨论中,从业务、品牌和人才发展多个角度,对办公空间提出要求。”
(穆氏办公空间设计指导框架)
所以,行政部门自然需要扭转思维。与其猜测领导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如赋予自身CEO、COO、CMO、HRD等等不同角色的多元思维,并充分借助专业的空间规划和设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出真正适合自家企业的办公室解决方案,让空间发挥出更多的附加值。
想企业管理之所想:
空间如何推动企业发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企业业务发展和什么有关?
你可能会有各种答案,但都离不开一个字:人。只有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高效工作,团队和部门才会有更高的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业务目标。
所以,打造一个理想办公室的第一步,是去理解空间里的人如何工作、部门内部如何运作、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让空间为推进更高效的工作而服务。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新的总部给出了极佳的示范。传统银行正在向科技金融Fintech快速转型,对跨部门协作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新总部的楼层规划因此注重如何让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展开协作。因此,设计团队在垂直方向上做足了研究,根据各个部门在垂直方向上的活动频率排布楼层。
(每一楼层遵循相似的空间布局以提高设计-建造效率,并以主题色加以区分和方位引导)
同时,设计师在建筑的中段位置规划了空中花园、员工食堂、会议室和培训室,通过增加公共空间来创造互动的场景,增强凝聚力。每一楼层设有开放式的协作区域,充分利用电梯厅的位置营造非正式的场景进行灵活办公。
▽百年老报《南华早报》的香港办公室,设计方案确保空间的功能规划以支持编辑室的数字化转型为重要目标。中庭是一个焦点区域,彰显开发协作的态度。
数字触点贯穿整个办公空间:空间配备了140个壁挂式监控器和屏幕,展示了《南华早报》的数据和分析能力。广播中心包括一个视频工作室,配备了控制室、编辑室、编辑区、嘉宾室、衣橱和化妆区。
这些区域加上技术研发试验空间能够满足《南华早报》不断增长的多媒体内容制作需求及其持续的数字化转型。
想品牌营造之所想:
空间如何巩固公司形象?
每一个品牌都具有各自丰富的内涵。办公空间是叙述这个“品牌故事”再合适不过的载体。
访客的空间体验和品牌一贯的形象深深契合,可以成为品牌在其他渠道所打造形象的延续。
凯悦上海办公室的设计从凯悦酒店品牌中汲取灵感:办公室的接待区皆以开放、好客的形象示人,反映“以旅客为中心”的理念。
▽为了在办公空间中传达居住感并活跃化访客的旅程,穆氏从凯悦亚太和大中华区的酒店中获取灵感,并将采集来的纪念物品巧妙地装饰在办公空间的不同位置,从而营造一个品牌化的故事体验,促进员工、访客和凯悦品牌之间的深层联系。
▽年轻游戏公司傲世堂的上海办公室也是“通过办公空间巩固品牌形象”的典范。办公室采用大胆的色彩组合和定制家具,营造令人难忘的访客旅程,来支持傲世堂强化品牌辨识的目标,为公司扩张做好准备。
接待区取自游戏叙事的定制装饰,结合一面巨大的品牌内容数字显示屏和公司荣誉展示区,创造了即刻的品牌故事之旅。
想人才储备之所想:
空间如何为员工所爱,吸引和留存顶尖人才?
从年轻人对“别人家的办公室”的羡慕中会发现,员工对于“办公空间”的认知在提升、期待在提高。“友好舒适的办公环境”被写进了企业的招聘指南,成为不可小觑的附加项。
穆氏M Moser Associates分享到:在过去,设计公司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办公空间如何像Google那样?”
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两个方面:空间的审美如何做到像硅谷互联网公司那样“前瞻”和富有趣味性?空间的功能如何富足,满足员工24小时的需求?
其实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打造和Google一样的办公空间。它背后的本质其实是:如何打造办公室,让员工待得更久,工作得更愉悦。
现在,这个问题的问法已经发生了改变。穆氏认为,中国公司在过去几年的办公空间实践已经足以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公室,而不再需要以硅谷公司为典范。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并没有改变其关乎于“员工”的核心本质:办公空间如何独树一帜,帮助企业留住人、吸引人?
问题的问法变得更加直接,背后的原因直截了当:年轻一代员工的眼界更开阔,对于办公环境的要求更高。相似的平台和待遇,一个环境更好的办公环境显然有更高的竞争力。
科思创的上海办公室以营造充满关爱、选择、创新的环境为目标,通过规划100%灵活办公来支持灵活多选的办公场所文化,赋权员工在多元化的办公场景中发挥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采光最佳的方位优先用于公共协作区,提升员工的身心健康,借助连排的落地窗,提供宽阔的视野吸引人们在此聚集、交流和展开非正式协作。
想员工之所想:
员工的满意,才是值得被庆祝的满意
好了,从不同的层面“想”了这么多,若要回归“初心”有所总结的话,一切又回到了空间的最终使用者:员工。这也是企业C-Suite所有思考角度的共同出发点:只有当空间做到为每一个使用者服务,想使用者所想,它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只有当员工满意,他们的热情、效率、归属感和忠诚度才会被真正地激发和巩固,化身为企业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将最好的视野留给员工并激励协作。复星集团,上海
△从员工的协作需求出发,将公共讨论区集中在中心位置,
△为员工提供休憩的创意空间。罗氏制药,香港
△优化布局来最大化自然采光,并通过阅览休憩区、健身房、睡眠仓,为员工提供有助身心放松的环境,促进办公场所的福祉和幸福感。红星美凯龙,上海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在一个办公空间项目里,一个优秀的行政的思维方式:
1. 明确行政部门的角色和心态,以全方面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统筹办公室项目;
2. 想企业管理之所想,让空间助力企业业务的发展;
3. 想品牌运营之所想,将空间视为展现和巩固品牌形象的载体;
4. 想人才储备之所想,让空间成为企业独树一帜、吸引人才的磁石;
5. 想每一位员工之所想,空间只是载体,它最终的目标是满足员工的需求,增强幸福感、凝聚力和工作表现。
在这种思考角度下,办公空间的营造突破了传统的“租赁-设计-装修”项目制思维,而是把企业的发展愿景和管理层的目标融合到空间的打造中,创建出能够推动业务、品牌、人才目标的“面面俱到”的环境,让空间彻彻底底从一笔“租赁成本”转变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产”。
-END-
*感谢穆氏M Moser Associates为本文提供洞察和图片来源。
# 今日互动 #
好了,行政小伙伴们,
看完上述文字,关于空间设计打造,
你还发愁哪个难题?
留言Mark一下,下篇文章我们来解答!
# 聪明的行政看这里 #
想进群和这些公司的行政小伙伴们交流?
快来加小知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