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以8-15人的工作坊的形式,现场做文化评估和梳理的方法。也是之前我做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常用到的方法:企业文化评估的七步法。
很多时候,传统的调查方式,比如做问卷很难真正检验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例如你问员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很可能会得到一个理想化的回答。
谈文化评估之前,我们先理一下文化的几个层次:
一.外显的文化
指的是我们能看到的管理制度、办公布置、沟通方式和工作流程等等..
二.公司提倡的价值观
指的是公司明确提出的发展战略和价值观
三.信念
指的是企业创始人和关键人员赋予企业的深层假设和信念,企业员工真正相信的信念
通常要做文化的评估或者文化的诊断,会有一个场景,要么是公司要做文化升级或者变革,要么是希望借助文化的分析找到公司现在影响效率和业务发展的因素。
文化的评估,更重要的是把这三个层面的东西理清楚,理明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这家公司的文化是什么。
第一步
澄清问题:参与工作坊的每个人首先要澄清:当前这个组织遇到了什么问题,希望有什么样的改变。然后确定组织想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
文化概念的导入:将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和结构给参与工作坊的人做一个输入,确保参与工作坊的每个人明白和理解文化的三个层次。
第三步
显性文化的梳理:让参与工作坊的人尽可能多的列举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能够展现这家公司文化的外显元素。例如公司墙上画满了墙绘、办公室的桌面很杂乱、前台的布置颜色、大家的着装、会议的效率等等……可以每个人讲也可以小组讨论,最后列在大白纸上。
这里通常会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例如:阿里的着装没有限制穿着大裤衩也可以上班、阿里的装修颜色都是橙色等等)
第四步
价值观的梳理:参与工作坊的所有人,把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和公司手册上讲到的,公司倡导的价值观,和公司对价值观的解读列在另外一张大白纸上。(例如:阿里的六脉神剑、九阳真经、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平凡人做非凡事等等。)
第五步
对比显性文化和价值观:将前面两步写下的两张大白纸列在一起,进行对比,找出这两层文化中一致的的地方和不一致的地方。
例如:华为倡导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奋斗者为本。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显性的文化当中的奖惩制度规范跟他们提倡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再如老板一直宣传的是开放沟通,但是发现公司很多政策和制度都不跟员工讲,这样显性文化和倡导的价值观就有不一致的地方
第六步
确认信念:确认和评估公司真正的信念是什么,有可能显性文化背后代表的是真正的公司信念,也有可能价值观才是员工真正相信的东西,又或者在做工作坊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来没有意识到的真正信念。这一步需要大家去评估挖掘和确认大家真正信任的是什么。
例如某家公司老板一直认为没有约束的人就会出问题。但是他却倡导开放沟通的价值观,通常会议当中也不允许大家发言。这样我们就能在工作坊中探讨和澄清是公司倡导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还是行为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就能呈现,大家真正相信的东西是什么。
第七步
根据发现,调整行动:确认真正信念之后,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信念要有所行动。要么是调整文化显性的东西,对我们的行为,制度规范,环境布置等等做调整。要么是调整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又或者两个都需要调整。
很多公司的价值观挂在墙上,文化落不了地,都是因为信念和倡导的价值观不一致。以新员工为例,通常一个新员工会按照倡导的价值观来做,但当他发现周围的人都不这么做,他慢慢也会被同化。而老员工可能会对这家公司的文化习以为常,也常常陷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地。
我们可以通过这七个步骤来做文化的评估和梳理,以及针对做改善的行动计划。如果一个小组做完之后感觉还不是那么笃定,可以再做几个小组,直到真正明确下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