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进入餐厅开始点餐,动线便已产生。点餐的动线设计力求简单,需要让员工迅速地理解设计的逻辑,找到点餐的准确位置并井然有序地进行等候或点餐。另外,合理的规划能给员工方便决策、提高点餐和服务效率等。
进场-点餐-结算-用餐-餐具回收-离场,是员工就餐的6个环节,要避免员工之间在不同环节产生交叉点或折返路线。
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研究好餐厅的各个功能位置点,比如洗手间、自选区、特色档口、餐具调味区、餐具回收区等,它们的位置是不是合理,是否影响运营效率、存在安全隐患,员工能否以最少的走动步数完成就餐流程,需要提前认真预判一下。
好的动线,可以将餐品直接展现在员工面前,方便员工立刻做出「这顿到底吃什么」的判断,对餐厅提效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将员工进场-点餐-结算-用餐-餐具回收-离场的动线尽可能设计在一条直线上完成,使其具有连贯性,减少就餐步数与时间。如京东方科技集团员工餐厅的一层采用直线型动线设计,让员工在点餐、用餐、回盘处能流畅而有序地行动,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避免因绕道而造成的混乱。整体规划中同时做了区域分割,为公司举办员工会餐及小型自助用餐会使用。仅以员工入场点餐为研究对象,直线型动线设计又细分为横向和动向两种。员工餐厅的自选区点餐,可以做横向动线设计。员工横向顺着队伍前行,在排队时就能浏览完所有菜品(甚至了解价格)并作出选择,结账后再继续向前走入就餐区。
如果餐厅的特色档口较多,且前期调研显示点餐的人数较多,建议设计纵向动线。这种动线规划,让员工在每一个档口前进行排队点餐,快速地顺次完成点餐。档口上方设置餐品信息,也让员工在排队时就能迅速做出决定,提高点餐效率。①取餐和点餐在同一柜台区间内解决,可设置点菜取餐双点式柜台,让人清晰地看到点餐柜台和取餐的窗口,避免产生柜台前的拥挤;
②为防止纵向队伍过长,可做蛇形排队引导,为主通道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
另外,可根据自有餐厅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向直线型动线设计。
根据餐厅空间特点做环形、回形动线设计,可以增强空间流畅性及灵活性,为增加各种不同就餐形式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配置。如:环形内部设置餐线和档口,外部设置就餐区,使排队取餐人群同用餐人群互不干扰;回形外部设置档口,内部设置就餐区,即点即坐,有效分流。
根据餐厅面积,一般多配以「一条主动线+多条次动线」(甚至多条次次动线),对用餐员工进行有效分流,避免主动线人流压力过大,降低翻台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设计形式,都需要与后厨通道做好距离间隔,以免产生通行「打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