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成功的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在于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而是在于其有着致力于人的发展的企业文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深谙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它被归入管理新生代员工的「员工体验」范畴中,成为支撑员工体验的文化体验、物理体验、数字化体验三大板块之一。



而企业文化的体验不仅仅源于核心层要素的上传下达,更为重要的是具象化的传播与落地执行措施。


究竟要如何进行具象化的传播和执行?这个问题也是被很多小伙伴频繁问到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01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文化建设是一件由内而外的过程,企业首先需要搭建核心层,也就是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管理原则等。


然后建立制度层——制定日常运作的管理制度来阐述符合企业核心精神的标准和行为准则。


通过在行为层层面上具象化的外化行为来描述和定义组织行为、管理行为、员工行为,明确与行为表现相关联的管理与评估标准,从而建立“企业文化价值-集体/个体思想-集体/个体行为-行为评价”的文化价值体系闭环管理。

      


对企业文化核心层相关要素的具象化定义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只有对与文化价值相吻合行为的定义与描述越清晰,企业在执行文化传播与建设的过程中, 可有效管理的抓手越清晰,进而越有利于避免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譬如阿里的新六脉神剑中其中一条价值观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



02

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图谱如何组成?



好的文化建设活动,会基于对企业基因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人性的洞察,以目标为驱动围绕人的特质来搭建文化建设活动图谱,通过精心规划设计一系列活动,创造仪式感来传递价值观。



罗兰贝格研究发布的《打造企业文化之基,助力企业和谐发展》报告中总结到,阿里的企业文化活动图谱中包含了以下内容:


a、集团宣传型 


立足于集团形象,企业开放日、内刊/公众号系列、年会/节庆会、优秀事迹推广、企业动员大会等活动,都是可以有效助力集团统一的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凝聚的方式。


阿里5月10日的家属开放日,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已经成为这家企业内外皆知十分著名的传统,马云、张勇等人出席新人集体婚礼也是阿里日的一大亮点,随之而来的是演变成了凝聚企业、承载员工骄傲与自豪的一个载体。


 

b、文娱活动型


文化理念的娱乐化表达,通常来说是一种更易被接受和感知的方式,企业多采用这一招。


阿里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包罗了阿里十派、阅读诊所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社团,攀岩等户外拓展训练、淘宝造物节竞技游戏类以及元宵喜乐会这类文艺晚会等活动。



c、员工沟通型


一个组织的沟通效果决定了组织管理效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做好组织沟通,对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阿里的沟通型互动是通过内部社区平台类譬如阿里味儿、阿里文化沟通资料库等,以及高层对话、不定时的沟通会/座谈会等来实现的。



d、培训/思想型


阿里打造了丰富的培训和思想型活动,从入职培训、专业培训,思想精神专题、知识竞赛、学习/读书会等确保企业文化理念的正确抵达。



e、福利关怀型


福利关怀类活动也是阿里会下大力气做的事情,从年夜饭、节日礼金到员工社区福利、蒲公英计划类的员工救助,以及Ihome置业计划等员工补贴,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关怀与支持,形成归属感与安全感。



f、社会公益型


一家用心去做公益的企业,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这家企业的品格,伴随而来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赢得员工的信赖和与有荣焉的骄傲。



阿里在公益上的投入,也早已成为享誉于外的一件事,而在内部组织的公益型活动也不逊色,从2015年起阿里规定内部员工每年要完成3小时的公益志愿服务,同时设立益起来爱心基金,打造环保节能系列活动,帮扶困难家庭,还有「团圆」类的社区服务系列,以及义卖捐助。


马云曾在公开信中说「做公益跟社会责任、民族大义、国家发展、人类进步都没有关系,但它关乎我们的内心,关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事实上,这也会关乎对这个企业的认知。




与业务一样,企业文化的落地同样需要主动、有序的管理与落地执行。


有效的文化管理机制将有利于助力企业凝聚组织力,助推业务目标的实现。


但在行政进行文化落地执行之前,一定不要忘记执行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对文化的核心要素具象化,否则或将难以收到成效。




-END-


*本文资料援引自罗兰贝格分析报告《打造企业文化之基,助力企业和谐发展》,著作权归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