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服务中心 Shared Services Center 是通过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实现组织内公共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
当企业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使用 SSC 模式可以得到非常直观的成本降低,业务人员增加、业务量增加,但是职能服务支持人员却可以专业精简,不跟随配比一直扩展增加,仅使用很少一部分行政就能满足全公司的员工。

SSC 作为行政价值创新方向之一,能够为企业行政平台化、品牌化、数据化、流程化带来各方面的助力。
那么,企业行政 SSC 架构该如何搭建?行政伙伴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1
行政SSC 的办公地点选址不是件简单的事
选址虽然是行政的拿手活儿,但是行政 SSC 的办公选址却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
一般情况下,行政伙伴们都需要进行企业内部全面调研,根据企业现状、业务战略、人员分布等模块,综合分析行政 SSC 覆盖范围、运营模式以及战略规划,还要考虑被纳入服务平台的下属企业实地分布情况,评估和规划行政SSC 的最优办公地址。
另外,各地政策法规也是行政SSC 在选址时需要关注的侧重点。
由于行政SSC常用在异地企业较多的集团下属企业中,异地管理常常面临着社会保险管理、扶持创业企业等政策法规不同,给跨地区集中管理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法律风险,所以,行政SSC必须收集下属企业所在区域的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库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政策法规的规范性,为企业寻找政策优势助力。

2
如何划分有效的行政 SSC服务范围?
行政 SSC 的建立过程,实际就是优化行政团队、精简和规范行政服务流程的过程。
制定统一的行政规则、服务标准、执行流程、操作手册、表单格式以及审批权限等,消除各个分公司在行政业务流程中的差别。
最终行政SSC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服务是受服务范围约束的,一般情况下,企业行政 SSC 架构内容包括服务范畴、服务流程的设计、服务的时间段、责任和服务的支持程度、服务提升程序等等。
而且,行政共享内容还具有以下特征:行政业务量相对集中,可批量处理、集中交付;属于可标准化、流程化的反复执行类工作,其业务流程能固定成为线上系统逻辑;能借助计算机、网络或信息处理平台完成远程异地批量处理;可通过共享服务批量处理减少重复环节,实现规模效益提高效率。

所以,一般企业试点行政共享服务的内容就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内部审批信息化管理、企业档案无纸化管理、员工关怀管理、日常服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员工自助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等。
3
行政SSC 团队应该如何组建?
与传统行政团队不同的是,行政 SSC 团队至少需要两类员工支持:分为信息技术顾问 和 行政SSC自有员工两种。
因为行政SSC作为企业内部专业的服务机构,需要相应的团队组织架构来支撑行政业务。
一般以行政业务流程为基础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定岗定员、编写岗位说明书等,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与分工。而进行共享服务模式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行政SSC 从业人员必须在专业技能上提升。
此外信息技术支持人员也不可或缺,行政SSC平台主要还是依赖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行政业务的远程处理,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站平台等实现电子化信息共享。

此类信息系统平台具备数据记录、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其服务可以覆盖到全体员工和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层可以随时掌握行政整体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系统平台安全性必须得到有效保证,这也是行政SSC 高效运作的基础。
最后
进行行政SSC升级,进行模式调整与业务整合,不仅意味着要重组一个内部专业服务机构,更是组织经营管理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各部门人员都要改变原有工作习惯、管理观念和行为模式,以新的方式开展工作。
打破行政运营交付边界,打破异地企业地域边界,打破内部服务对象边界,让行政交付产品化服务项目,关注员工用户体验,也是为企业赋能的有效方式。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