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上海白领健康指数白皮书》显示,在企业健康管理举措中,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一的就是提供体育锻炼的福利,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远超工时改革、疾病筛查等看上去更诱惑人的选项。
为吸引人才也为员工健康考虑,企业健身房几乎已成为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的福利标配。
然而,知乎上有个问答是:“为什么很多公司的健身房都成了摆设?”
一应回答总结起来,主是因为公司健身房一般存在器械不全、设施损坏维修不及时、无运营人员导致开放时间不固定、没有以专业教练为主导的健身内容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员工宁愿花钱去外面办健身卡。
那么那些将健身文化做得有声有色的少部分公司,又是如何做的?
阿里: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

充满“土豪”气息的阿里为蚂蚁金服划出了1100平米来打造企业健身房,秉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入了专业的第三方团队来进行健身房运营方,将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健身房运营和管理服务体系带入其中,从而为这些蚂蚁er提供专业的健身服务:
1.丰富的健身内容激活运动活力:
健身房内设有丰富的健身器材,蚂蚁er直接刷员工卡便可进门使用,想要参加更进一步的团课与私教则直接在健身系统上预订。其系统下设置50多门课程,丰富的内容让来健身的蚂蚁er始终保持新鲜感。

2.定制化个性服务引导健身习惯培养:
结合企业特性,健身房运营方可根据员工的年龄结构、性别、运动频率、身体素质,工种职能等属性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例如在休息时间引导IT“技术工”做一做企业办公室工间操与伸展操、互联网肩颈课,打造趣味运动会等,感受健身舒展的用处,培养员工对健身的热情。

借助运营方的专业和引导,可以快速推动企业健身文化的形成,该健身房每日人流上千,其人气之火让前来参观的马云也赞赏有加。
实际上,全外包专业团队运营,也是越来越多企业更省心的选择。
另外,有健身平台推出“企业健身房共享计划”,由企业提供内部健身空间,平台提供包括教练、课程以及小道件在内的运动健康全套解决方案,也可以成为企业引入第三方合作打造健身房的一种方式。
万达:成立运动俱乐部做表率
为督促员工注重健康,万达不仅设置了内部健身房,还建立了"万达铁人俱乐部"来带动全公司的健身热情。

为扩大俱乐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万达相继做了很多措施:
○知名专业人士坐镇:该俱乐部为员工们聘请了IMU认证教练白峰担纲总教头,并匹配了体能训练师和北体大游泳教练,特邀复健医学诊所对学员的运动能力做定期评估。首堂训练课开始之前,还邀请“中国铁人三项第一人”之称的党琦现身健身房与学员们分享自己的国内外参赛经历和个人训练心得。
○智能严控训练计划:“万达铁人俱乐部”一期训练营为期90天,除了12次集体公开课、3次游泳课和1次户外骑行活动外,剩下靠学员们自主训练,而教练会通过TP软件下发训练计划、记录训练量、收集学员反馈,认真监督学员。

○带薪休假鼓励参加:为了鼓励员工参与铁三比赛,万达特设规定——凡是报名参赛并成功完赛的员工,在参加集中培训及比赛期间,如占用工作时间可按带薪休假执行(不占年休假天数)。
这种带薪挑战自己的健康福利,可以多来几份,响应者众。
可以说,与建立各种健身设施相比,如何创造运动健身氛围对于企业推动健身文化来说更为重要。
今日头条:内外部健身房双管齐下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曾发内部建议信,建议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应该住在市中心。在市中心不仅可以节省上下班时间,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来读书学习和健身。

为鼓励健身,今日头条在其公司内部不但设立健身房,配有专职健身教练及健身课程。
同时,还与公司附近某家酒店健身房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员工凭工牌健身、游泳永远没有次数限制。
在企业健身文化的形成上,公司的态度很重要,影响着员工的参与度;今日头条双管齐下,既充分展现公司鼓励的态度,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去健身,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自由的选择。
通用电气:策划各类奖励性减重活动
通用电气则善于通过策划各类带有奖励性的健身活动来增加员工的参与性,曾经推出过名为“减脂冠军”的比赛,4个月的时间内,在百余人的竞争中,冠军健康地甩掉了10斤脂肪。
此外,公司还经常组织员工成立各式运动项目的俱乐部,从足球到龙舟等等,每周或每月都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活动。

当企业的健身活动不再局限于公司健身房,也说明他们真正将健康运动的精神融入到了公司文化之中。
健康是企业对员工最温暖的投资,企业做好这份投资,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赢得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打造积极主动的企业健身文化,或可成为行政展现能力的一个方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