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企业的陆续复工,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也逐渐步入了正轨,但仍然有意外的事故在发生,提醒着我们在特殊时期下,更要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人定点隔离的佳欣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酿成重大人员伤亡。
△佳欣酒店救援现场
3月10日,上海外滩二十二号大楼北楼被评定为「危险房屋」,所有租户被要求「3天内完成清场工作并全部撤离」,给了刚刚熬过疫情、尚在缓冲阶段的入驻商户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上海外滩22号外观*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外滩22号停业修复告知函*图片来自网络
佳欣酒店楼体坍塌事故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给建筑结构安全敲响了警钟,目前国务院已经成立了「3·7」坍塌事故调查组并开展调查工作,为了防止类似的安全事故发生,部分城市也已经启动了建筑结构安全的排查工作。
那么,对于行政人而言,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必备的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知识,才能帮助企业远离建筑安全事故,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呢?
为此,小知特别咨询了58集团行政基建部高级总监成小飞老师,并参考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的相关专业资料和官方措施标准,在行政专家的提点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操作指南,赶紧学习起来吧!
建筑在设计、建造、改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会引起建筑坍塌。
比如:
a.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建筑,经过长期使用,建筑结构出现的老龄化问题;
b. 建筑进行结构改造或扩建,引起的结构体系、使用条件、传力路径等变化问题;
c. 建筑使用用途或环境发生改变时,发生结构安全性和耐受性发生相应改变的问题。
但是纵观建筑的整个运维生命周期和试用阶段的参考案例,我们会发现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大部分原因是:建筑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结构安全性的检测评估或评估结果不可靠。
按规定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a.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结果可以第一时间真实地反映建筑结构状况,避免误导建筑后期的改造和使用,排除安全隐患;
b. 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结果加以重视,并对存在的风险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整治,可以避免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减少安全事故。
因为一旦发生建筑坍塌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和财产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建筑物大修前;
建筑物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前;
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前;
建筑物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使用用途或环境改变时;
进行结构改造或扩建时;
遭受灾害或事故后;
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19)
既有结构延长使用年限、改变用途、改建、扩建或需要进行加固、修复等,均应对其进行评定、验算或重新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建筑安全性检测及鉴定,就是违背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违反了政府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会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的相关知识,不知道出现什么情况时应该引起重视,就会错过有效的处理时间,为之后的安全留下隐患。
所以,针对既有建筑结构的不同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识别和防范呢?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处理建议。
下面总结了5种既有建筑结构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进行检测与评估:
除评估结构安全性、提出处理建议外,一般需要进行损伤原因分析,分析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哪个环节造成现有损伤,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对于混凝土结构:
材料因素可能有混凝土骨料中含有MgO等活性成分、水泥中碱含量过高、水泥安定性不良、拌和水中含过量C1-等;
环境因素可能有化学物质、冻融循环、过量C1-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混凝土爆裂、钢筋锈蚀、化学侵蚀、碱骨料反应、冻融破坏等劣化、老化迹象。
△混凝土结构爆裂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钢结构:主要老化迹象是钢材锈蚀。
△钢结构锈蚀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砌体结构:主要老化迹象是砖墙风化。
△砖墙风化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木结构:主要老化迹象是虫蚀、腐朽。
△木结构虫蚀、腐朽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这类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一般需要进行材料和环境分析,查找造成劣化或老化的主要原因,预测继续劣化或老化的程度,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建议。
重点是区分受检建筑的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是建筑本身原因引起还是邻近基坑工程施工影响引起。
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使用功能改变,如厂房改办公楼、办公楼改商场等,也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开设门洞、局部楼板开洞、局部抽梁拔柱等局部结构改变,这些因素对结构安全性均有影响。
需要按照新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布置验算结构构件并评估结构安全性,当功能和结构改变较大时,尚需进行抗震性能评估。
一般来说,当建筑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继续服役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耐久性老化迹象,其结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
除常规检测评估内容外,重点在于预测结构使用寿命、设定下一目标使用期并提出耐久性处理建议。
最后,小飞老师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特别提醒行政人们要注意以下情况:
01)商业租房
一类是规范商业写字楼,在租房时一定要求开发商出示房产证,需要时可要求产权单位提供建筑竣工验收资料。
另一类是非正规写字楼及非正规商业房产,例如简易钢结构房子,这时候安全风险会相对较大,在租赁合同中需要出具有专门检测机构给出的安全检测报告。
02)自持楼宇
自持楼宇的重点在于物业管理单位对楼宇安全作出高标准管控要求,并定期巡查。
a. 对用户单位要有管控标准,不能改变楼宇结构,任何涉及装修改造项目都需要申报,管理单位要按标准审批,相关管控标准完善后,还需要日常巡查,做到监管到位,发现问题。
例如:发现装修破坏了建筑结构,就需要立即点对点地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同时制定维护方案,直至达到结构安全鉴定合格标准。
b.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例如大风、地震,需要加强建筑巡查。
例如:定期观察大楼的沉降,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刻报告并制定措施。

当然啦,专业的建筑结构修复和整治工作会涉及到复杂的建筑知识,一定是要交给专业团队去做的,但是行政人也一定要具备基础的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安全保驾护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