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是母亲节。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因为生育角色的不同,往往在孕育后代这件事上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而其在职场中的责任与追求却并不比男性少。

 

在这方面,职场妈妈有更大的生存压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公司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场女性提供支持,我们期待世界会变得更好的同时,更应该多关注职场妈妈的生存状态,倾听她们的声音。

 

母亲节到来前,我们找到了三位职场妈妈,与她们深入聊了聊“妈妈”、“职业”、“成长”的相关话题,让我们听听她们的故事~


 

 

01

不愿错过,却偏偏错过

李小姐 27岁 孩子1岁 互联网公司 行政经理 北京


 

我是个新手妈妈,刚出月子没多久,就重新杀回职场。


 

我就职的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事情非常多,经常加班,孩子一直是我妈带。到了周末,什么都不想安排,只想全身心陪孩子。


 

孩子太小,每晚都要醒来三四次,每次醒来都要喂奶,几个月都没睡一次安稳觉。有一次,周一早上开例会,全公司的人都在认真开会,我蹑手蹑脚、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进来,接受来自同事和老板的注视,真的觉得很难堪。


 

领导虽然没明说,但我能感觉到他的不满。其实我也很不好意思,这个月刚过去一半,我已经请假一天,早退两次,主要是因为带孩子去做各项检查......


 

有了孩子基本上就告别社交活动了。公司聚餐,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姐妹们就在孩子满月的时候见过一次,之后也几乎没见过。


 


 

最近发现我和老公的关系也变得有点紧张。上次宝宝一直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我让老公多哄哄,老公竟然开始数落我,说别人都全职在家当妈妈,就我一出月子就要回公司,一点都不顾家。当时觉得好委屈,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不工作,家庭收入减少,以后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有时候,我也在想,要不找一份轻松点的工作?或者做全职妈妈,专心照顾孩子? 但一想到,这是附注了感情、汗水,并有成就感的工作,我不甘心。而且我看过许多案例,当惯了全职妈妈,就很难再回职场了,我不想依赖别人。


 

后来和老公商量,决定把孩子送到老家让爸妈带,我们两全心全意工作。在机场和孩子分别时,她躲在我的怀里,紧紧地揪着我的衣领,哭得天昏地暗,就是不让我走。


 

作为一个妈妈,最大的遗憾是不得已错过孩子的成长。


 


 

02

杀回职场,比我想象得难

王女士 31岁 孩子4岁 互联网公司 市场经理 北京


 

4年前,我生下了大宝。当妈的感觉好神奇,有一个人通过你的身体来到世界上,他的一颦一笑好像都与你心意相通。


 

生孩子前,与老公商量我辞了职,希望能全力照顾孩子,因为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请月嫂又不放心。那一年多我没上班,照顾孩子虽然累,但也算充实,就是辛苦了老公。


 

宝宝周岁后,有一次和前同事吃饭,突然发现好多话题我已经有点跟不上,当时心里特别担心,自己是不是沉浸在“带孩子”太久了?和社会脱节了?


 

我和老公是在工作中认识的,按照他当时的话来说,是被我工作时的魅力所吸引的,我也很自豪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在事业和生活上相当独立的人,之前“回归家庭”是我和老公权衡后都的决定,但如今看到自己的事业停滞,心里还是有些委屈。


 

老公收入虽还不错,但整个家庭的担子都在他身上,这一年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压力。


 

后来商量的结果是我重新找工作,家里的事让我婆婆来帮忙。找工作也不顺利,有挑战的工作必然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的,而我因为心里念着孩子,希望在工作时间上能更灵活。几轮面试下来都没有特别合适的,最后还是在前领导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担任市场经理。


 

 


 

刚开始特别不适应。离开职场一年,发现身边的同事已经全变成了90后,还有93、94年的。很多新的玩法、新的推广套路也都不是之前的样子了,我必须重新开始学起。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在筹办一个市场活动,提前跟老公说了要加班,结果到晚上接到婆婆的电话,让我快回去,说孩子发烧了,我联系老公,发现他也在陪客户。


 

我立刻赶回家,着急忙慌地带他去医院,挂号排队在医院待到凌晨,一边安慰哭闹不止的孩子,一边回微信群里的工作。等孩子打了针,开始逐渐退烧,我又跑回公司接着加班......


 

有时候真的觉得太难了,自己的精力和思维都不像从前那么旺盛了,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只能更努力。孩子今年才四岁,还很小,对他的陪伴绝不能疏忽,有时候真想把一分钟掰开了揉碎了过。


 

昨天忙了一天了,孩子也睡了,准备早点休息,老公凑过来说,要不我们生个二胎吧......


 


 

03

在成为一个好妈妈前,先成为最好的自己

陈女士 48岁 孩子19岁 上市集团 副总裁 北京


 

我女儿今年19岁了,在国外上大学,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行政部门总经理。


 

坦白来说,我觉得对女儿还是有许多的亏欠。当年她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我全国各地到处出差,一周有三四天都不在家。女儿那时候的作业全是我先生在辅导。这也导致她和她爸爸的感情比我要好许多。


 

后来,我瞄准一个机会换了一份工作,工作地点就在我家附近,出差也没那么频繁,陪伴女儿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但女儿越来越大,也不太愿意跟我分享她的心事了。


 

在女儿的教育上,我们从不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辅导班更是没上过。之前我想让女儿去学跳舞,结果去了一天,女儿哭着喊腿疼,我先生便再也不让她去了。


 

不过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能排到班级第二。她一直很独立,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她一直想考北大,但因为我们是外地户口,高考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来进行,最后她没实现心愿,后来就给她申请了国外的学校。


 

 

 

女儿出国以后,我和先生成为了空巢老人,还真有点不适应。我们必须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他开始研究创业,我则开始学油画。如果到了假期我和先生一定会安排旅行,感受这个世界,在朋友圈发美美的照片,生活毕竟是自己的。


 

现在,我和女儿就像朋友的身份相处。我会在看到她凌乱的房间时大发飙,她也会揶揄我们房间太整齐太死板。但这都不影响我们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


 

回想这十几年来当妈的经历,除了带给女儿生命,更应该带给她的是她面对世界的观点和拥抱世界的能力。我和先生对女儿的感情都毫无保留,但我也要让她明白,任何两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爱。


 

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在追求自己事业、家庭、生活爱好的平衡,不至于让自己完全倾斜于哪一端,今年我被提升为集团副总裁。我相信,我在事业上的投入、在爱好上的追求,也在某一程度上影响了女儿的观念。


 

在成为一个好妈妈前,先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后


 

从十月怀胎开始,妈妈就已经充当了这个世上最伟大的角色,而职场妈妈更加不易。
 

马云曾说过:瑞典女人要工作,但不用看孩子;日本女人要看孩子,但不用工作。中国的女性往往既是承担责任的母亲,又是创业者,非常不容易,我非常敬佩。
 

她们是“superwoman”。
 

这个阶段,职场妈妈所面临的困境、挑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家庭,是否能给这些““superwoman”更多的包容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