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选址960


站在已经落成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外面,一排排浓密的植被掩映着研发人员来往忙碌的身影,这里就是铭泰产业园的创新地,位于「北三县」三河经开区,率先开展「工业上楼」的实践。

伴随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传统厂房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获取产业生存空间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则,实体经济正在进行深刻的转型升级,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工业用地自然成为「升级」发展的对象,倒逼土地集约化利用,以此来换取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市向上生长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北京市在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区域的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加速「蝶变」,众多「离不开、走不远、留不下」的企业重新在环京区域选择适宜成长的「土壤」,距离通州最近的「北三县」自然成为企业理想落脚地。

最近,关于通州与「北三县」之间的协同发展规划动作频频,迅速拉升了「北三县」板块的区域价值潜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作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环京重要区域,「北三县」一直在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主体增多和区域空间承载力有限,二者之间的矛盾要求城市的发展在横向拓展的基础上,还要向生长,向天空要空间。
 
北三县产业园区遍地开花

众所周知,「北三县」目前重点发展的这些产业中,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具有重量较轻、生产过程中产生震动小、空间需求小但技术含量与亩均产出高的特点,生产、设计、研发等多个环节不再受空间的限制,这些能够「上楼」的先进制造业反过来又倒逼了产业空间的升级与革新。

工业园区一直是承载产业的重要载体,经过40年的迭代,配备有「高端厂房」、符合工业4.0要求的新型高端产业空间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新式的产业园区内不仅按照产业生产的要求建立了标准化厂房,而且企业还可以在这里做研发、办公和生产,满足了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目前,在「北三县」已经建成多个新型的产业园区,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节省大量资金和土地,大大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

 
中试研发楼里的「机器声」



在「 北三县」这些园区内,铭泰产业园率先实践「工业上楼」的规划理念,从一期厂房到二期中试研发楼的跨越式产品建设,彰显着园区操盘人始终秉承「企业需求为先」的理念,将「产、研、办」一体化落到实处。目前,园区二期已经建成的6万平方米正面向市场招租,这也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1+3统一规划后「北三县」范围内第一个面向租赁市场的产业园区,为选址环京的企业提供理想的办公地和加速发展壮大的平台。
 

「工业上楼」于城市而言,解决的是土地紧缺问题,于企业发展来说,则解决的是经济成本问题。铭泰产业园区摒弃掉了传统工业大院的发展模式,以规划建设新型的产业园区为目标,不仅提供可供企业生产制造的研发楼,8000平米的创新中心、8000平米的人才公寓,同时配备了公寓、食堂、咖啡厅等配套空间,为企业全方位的支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