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代办公空间。如何保持空间美感和特殊性,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空间,展示、保留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然而在汹涌的现代化建设冲击下,传统却在慢慢消逝,记忆也已逐渐模糊。中海联合办公空间officezip成都站的设计,给了我们一个成功的借鉴。


设计团队

officezip办公空间的设计,由inDeco操刀。


作为一家服务过1500+企业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空间设计装修服务机构,inDeco有着丰富的经验,曾获得过美国AMP、伦敦设计奖、IAI、艾特以及设博会等权威设计大奖。服务案例有今日头条、优信二手车、中海地产、腾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日报等企业机构。




01

设计理念


巷子、院落、茶馆、青砖……曾经的市井味道,藏着成都人真正的惬意生活。officezi的办公空间,为使用者构建了一个充满成都特质的办公场所。


空间中运用了川中传统建筑常有的砖、木、石、竹、草甸等做装饰,将抽象简化后的小巷与茶馆,广场与熊猫、亭台小榭与坡顶飞檐置于建筑内部,让使用者置身场地之中,仿佛回到川中平原的小镇,又或亲见往昔市井一面的成都。




02

格局划分


整体空间分为对外与对内两大功能区域,对内区域为入驻企业办公区,对外区域供外来人员接待休闲等候区。通过内外分区,让空间中的使用者们在办公场所中仍然能感受到鲜明的内与外、专属与公共的空间关系,实现物理空间的交融与转换。



对外空间以坡地广场的形式呈现,采用室内空间室外化的处理手法,将外区包括前台、咖啡自助水吧、路演区、休闲洽谈、阅读角、入驻企业产品展示墙等联系在一起。


对内空间中将开放办公区桌椅组合围绕窗户进行布置,为办公人群提供更开阔的视野与更良好的光线。




03

记忆中的巷子


成都记忆中的巷子,有嬉笑着的孩童恣意奔跑、有摇着蒲扇的大人闲话家常、有小贩走街串巷清脆的吆喝声,还有路过的行人在树荫下歇脚... 一条巷子便是一座小型的城市,一座城市,也是一条悠长的巷子。



曾经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人情冷暖已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消逝,officezi却在建筑内重新了呈现这种成都特有的烟火生活。


通过切割功能区域重塑城市中的街区与巷道,并在巷子内提供丰富的交流环境,希望可以帮助空间中的人们在巷子里偶遇、相聚,并鼓励他们用更有人情味的面对面交谈代替缺乏温度的数字信息传递。




04

老茶馆的新生


没有一个城市的人像成都人一样,将泡茶馆融入进每天的日常。对于茶馆而言,除了提供茶水,一方小小的茶铺还承担着维系成都人社交的重任。



为了让工作中的人们也能延续生活中的社交方式,整体空间以透明“盒子”的形式帮助老茶馆在现代化的办公场景中新生,并通过反相的手法将茶室这一空间设计为独立的象征存在,让使用者在进入空间的同时却有仿若身处室外的感受。


露天小院,一碗酽茶,三两好友,也能偷得半日闲散



05

城市景观的融合


作为工作场景,空间功能决定了风格。因此整体空间以标准的联合办公场地配置为蓝本,融合了成都特有的街巷情景及城市景观。过滤车马的喧嚣、保留了鲜明的视觉符号,在平淡普通的写字楼标准层里,创造出传统成都特有的街、巷、廊、院的空间序列。



空间内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既是回忆,也是当下。在空间内部延续外部城市的性格与特质,让城市与建筑在空间内和谐交织。



06

办公功能的整合


透过灵活的设计,空间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变换的可能性,使用者们可以在这里路演、讲座、聚会、休憩,用包容的态度构建出更丰富的使用体验。



茶水区同时也是交通路线中的驿站,作为此街区的中心枢纽,开放通透的空间特质让匆忙的行人可以在这里停住脚步,享受片刻的温暖与惬意。



空间中既有充满活力的开放办公区,适应积极互动团队合作的需求,也有半封闭的讨论区,匹配私密洽谈的需求。officezip打造了一个开放、灵活和多功能的办公环境,创造了适应不同工作模式的空间。



消逝与重建,分割与融合,人们对现代办公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开放多元的办公环境,officezip办公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END-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海联合办公空间OFFICEZIP

设计方:inDeco领筑智造(https://in-deco.com/)


设计团队:周岩、王磊、曹阳、魏永辉

项目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中海国际中心E座14层

建筑面积:1800㎡

摄影师: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