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鹅厂被骗的新闻真是各种反转,轰轰烈烈——
前言:腾讯告老干妈欠1600w,老干妈否认并报警;
后续:发现腾讯被3个骗子骗了……
从目前的警方通报来看,这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跟腾讯签了合同。
又是公章!又是公章!
难以忘记,两个月前「李国庆抢章」事件还没下热度呢,
这回又来!
小知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
今年的公章怎么这么火啊!要是用了电子公章,还有这么多幺蛾子嘛?
印章管理非小事。
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总避免不了印章的身影。小小的一枚印章,是企业身份及意志的最佳证明。
如果不对印章进行管理,可能会产生冒用盗用、印章分散、违规用章等现象,严重时还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及经济损失。
而现在,电子印章的使用已逐渐成为趋势,小知在知行社群中也发现很多行政小伙伴在探讨电子公章事宜。
现在就来看看使用电子印章需要知道的那些知识吧
一、什么是电子印章?
根据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印章指的是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且《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应的电子印章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采用权威的数字证书保证签名来源唯一性】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人控制;
【电子签名下发由专人专管】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采用专业电子签章软件确保电子签名不被篡改】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利用数字证书与签名内容进行哈希运算,确保内容不被篡改】
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方可称为可靠的电子印章。这种可靠的电子印章,虽然视觉上看仍然是公司红章,但实际上是一串数据。
也因为这些条件,让电子印章具有了几大特点:
安全
电子印章属于商用密码产品,需有国家密码局的商用密码产品定点生产单位证书及公安部防伪产品的检测认证,使它天然拥有了防伪性,结合CA数字证书,实现了用印人身份信息实时可查。
并且借助统一的管理员账号将印章使用权限统一管控,实现物理印章集中收归总部。无论是内部部门用章还是异地分支机构盖章,都可通过电子印章平台在线完成,规避印章偷用盗用等违规用章行为。
△电子印章可确保用印后文件不可篡改、不可抵赖
提升效率
它简化了物理印章使用过程中涉及多层级、多人协作的速率问题,取消区域、时间对盖章的限制,提升公司,特别是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中员工协作与沟通效率。
通过适配移动终端(手机移动端、微信、企业微信、钉钉等入口),将印章“装”进手机,实现盖章、签批随时随地、移动化。
便于管理
电子印章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基于时间戳技术可精确记录用印时间。
借助电子印章审计模块,印章管理员可追溯每一次用印信历史。为企业有效管理印章使用与风险防范提供可靠依据。
二、如何管理电子印章?
根据企业或单位所在地区不同,电子印章的申请流程也会有所差异。
如上海市是在上海市“一网通办”网站进行电子印章的申领,北京市是向公安机关许可的印章制作单位申请制作电子印章,江苏省是公安机关通信部门受理、审核电子印章的制作申请,部分地区则通过第三方机构申请制作。
△上海、北京、江苏关于电子印章的申请规定和受理通道
也就意味着电子印章的申请大致分为两类:
◎自行申请
通过官方受理主体,向机构备案制作,完成后通常包括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存储于USB-Key中,交由专人专机保管使用。
譬如上海企业可登陆电子印章管理平台(dzyz.sh.gov.cn),上传想要盖章的文件,然后点击盖章选项,将电子印章拖拽至想要加盖的位置,使用USB-Key验证身份后盖章完成。
◎与第三方机构合作
找专门的印章管理机构,依托于它们所链接的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数字技术,生成专属的电子印章数据。
鉴于电子印章的效力与实体印章一致,因此,电子印章的使用也需经使用单位审批,以降低印章使用不规范产生的风险。
◎发起:申请人上传用印文档至电子印章系统;
◎审批:印章管理员工登录印章系统审批;(印章管理员经CA认证中心身份认证并获得唯一性数字证书后用印。CA认证中心的身份认证保障了电子印章的安全性。)
◎完成:执行用印;
三、它常见的使用问题有哪些?
使用限制
电子印章目前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需求,但并非所有场景均可使用电子印章,电子印章也并非在所有情形下均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需注意两大限制:
首先,电子印章它不适用范围包括以下:
◎ 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 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其次,电子合同为体现签署流程的全过程、全证据链,建议签署双方都使用。但是考虑目前实际情况,存在不愿意使用电子签章或者只能使用物理印章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可以出现一方使用电子签章,另一方使用物理印章情况。这种情况建议在协议中增加条款明确说明双方同意一方使用电子印章、一方采用物理印章的方式。
风险防范
◎第三方认证服务核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六条规定了第三方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的资质。
在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申请使用过程中,除非按照相关地区申请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系通过政府指定的机构(如北京、江苏地区)或网络申请通道(如上海地区),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第三方申请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的,建议通过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认证。
申请人在申请时应对第三方机构所持有的主管部门核发资质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核实,以免无法保证电子印章安全性,以及在争议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
◎使用过程中的内部风险
目前在有第三方认证要求的情况下,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已能够保障,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面临被盗用或未经授权使用的风险,仍需保持警惕:
印章识别
几种方式可进行印章识别验证:
◎本地验证:
电子印章带有CA数字认证技术,可在收到的电子文件上点一下,查看证书编号。
或通过使用AdobeReader软件打开需要验真的文档,鼠标点击印章图片,选择“签名属性”,或者直接在AdobeReader查看“签名”选项,就可以查看验证的结果。
◎第三方软件验证:
通常第三方软件都搭载有验证签章模块,可通过该项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在线验证:
部分地区提供电子印章(签名)在线验证服务,通常只需要找到在线验证的选项,上传文件需要验证的文件即可。
如在上海市“一网通办”总门户的电子印章栏目,就有“我要验签”选项,上传需要验证的文档,即可查看验证信息。
— 最后 —
助力企业生产力提升,是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电子印章无疑将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对科技的善学活用是体现行政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祝你善用它取得相应的成绩!
为了帮大家不止了解电子印章的那些事,也解决印章管理的难题,我们把印章管理的各项资料打包整理好了!
👇
后台回复关键词
「印章管理」
直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