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助力行政工作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并进一步加强和管理,明确办公程序,提高办公效率,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各项业务的发展。
需要行政人在工作中不断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制度的引导员工执行。
小知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建立行政管理制度的sop,文末还有管理制度模版领取哦~

一、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制定管理制度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让制度更可行更落地。
01 调研考察
无论现在是否已经有了成型的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调研考察其实就是“找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进行后续的步骤。
合规问题:是不是存在管理漏洞、是不是有哪些制度的冲突、有没有管理真空等。 效率问题:流程上有没有繁琐冗杂的部分、是不是有些工作没有意义的无用功等。 执行问题:管理规定与实际执行是否存在偏差、是否有一些条款完全成了摆设等。
执行部门:一线执行部门更了解目前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他们的工作过程、工作习惯等。 协同部门:需要多部门合作的部分,要各了解各部门的分工情况。 内控部门:了解完上面两个部门后,再到从内控的角度看来是否有还需要规范的地方。
d.请调研对象进行书面确认,以保证他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被正确记录。如果调研对象提出好的方向和思路,也可以以此为据对他进行表彰和奖励。
02 分析原因
将我们收集来的一大堆问题统一整理分析,原则就是“根据现象,判定原因”。
要筛选出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因为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造成的;哪些是应为工作标准不清晰、工作流程不规范造成的;哪些是协同方式不明确造成的;还有哪些是因为执行人员能力与责任心不足造成的。
这里就要求我们熟悉管理的逻辑和原则,确保原因分析不出现偏差。
03 平衡解决
分析完原因之后,我们就要来找到解决方法,但这个解决方法一定是要在衡量过“成本”、“效率”和“合规”这三个方面之后,再下结论。
当然,也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这三点的优先级。例如,初创企业,可以将“效率”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成本”和“合规”的优先级可以适当靠后;

如果企业已经进入发展稳定期,或准备上市,那就要优先考虑“合规”的问题了。
04 产出成果
这一步就是将上面我们所做的工作,整理成为报告,内容包含:
③针对已存在的问题,拟定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清晰准确地总结好我们这一阶段的所有工作,为后续的文本起草做好准备。
二、编写制度文件
下面我们就可以着手开始写管理制度了,两个部分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行文。
01 结构:六大模块

具体各部分内容包括:
其实就是管理制度的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本制度包含的内容即可。

*综述示例(来自知行晓政资料库《办公园区管理规定》)
“范围”用以规定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是针对整个集团,还是某分公司,或是某事业部等。

*定义示例(来自知行晓政资料库《资产管理规定》)

*范围示例(来自知行晓政资料库《接待工作管理规定》)
“授权”就是明确各管理权限,特别是涉及费用支出、资产处置、人员调整等重要行为。

*职责示例(来自知行晓政资料库《档案管理规定》)
这部分是管理制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将我们在上一步骤中的“产出结果”进行展开,将解决方案整理成为规范化要求。
可以与责任人的绩效挂钩,也可以直接体现在实际收入中,但是注意考核标准一定要清晰公允、易于判断。
这部分就是对管理制度中所出现的信息进行汇总,或对某细则进行补充说明,可以是制度中所提到的表单模板、详细的SOP手册等。

*示例(来自知行晓政资料库《行政费用预算管理规定》)
02 行文:四大原则
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指导材料,要特别注意表述方式和文件格式,主要有四条原则:
a.逻辑条理清晰
b.执行细则明确
c.文字准确简洁
d.格式整洁大方
格式要统一,这部分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写过的《行政必须掌握的公文规范》。
三、部门推演评审
评估推演其实就是“纸面演习”的过程,这就需要多个部门来共同参与。
一般情况下,可先由执行部门按照新编的管理制度进行演习,评估可行性和落地性。
然后,协同部门参与评估,并着重针对制度中关于分工合作的部分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正确执行。
接着由内控部门来核查新制度的合规性,其中是否有管理漏洞。
最后汇总三个部门的意见,制度编写团队进行修订,再通过书面形式交由上述三个部门确认,完成评估推演闭环。

四、审批下发制度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后,我们的行政管理制度文件就已经成型了,接下来就是按照公司的文件下发流程进行审核下发。

作为编制团队,可以在发起审批流程时,备注一些必要的信息说明,便于后续领导审核能快速了解本制度的目的及内容,便于流程的快速通过。
4、后续将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修订。
到这里,我们的管理制度的编制就完成了,接下来就要真正开始下发执行。
五、执行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一经制定就完美执行,所以需要有“试点试行”的过程。
可规定6-9个月的试行期,试行期内不将管理制度的执行纳入考核,给予大家一个缓冲,在试行结束前3-4周统计目前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问题,进行新一轮的修订再正式实施。
正式实施后,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如果企业稳定运行变化不大,修订周期可以在2-3年,如果企业正在快速发展阶段,修订周期可以控制在1.5-2年。
以下是某集团性企业(全国22个城市有49家分支机构)的采购管理制度执行实施的时间线,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

六、行政管理制度都有哪些?
一套成体系的行政管理制度通常会覆盖公司运营的多个层面。
行政管理制度可分为日常办公向、人力资源向、财务向、员工关怀向、对外事务向、职场空间向、后勤保障向。每个模块包含着不同的细分管理制度(如下图所示)

*此分类仅供参考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使用,小知将思维导图涉及到的制度模板做成了资料包,【知行晓政】公众号后台私信回复【行政管理制度大全】即可获取。

当然,行政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才能产生一套适配自己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
-END-
